表面处理(智能拋丸涂油生产线和模具表面強化技术和裝备)是热成形中一道重要的工序,上海良时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围绕表面处理开展了大量的工作,也成为了市场上同类产品中的佼佼者。2019热成形产业大会(HSIC)上,上海良时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凌建民接受了会议官方媒体:议观传媒的独家专访。
.jpg)
小编:请您介绍一下良时的产品和特色。
凌总: 我们主要围绕制造业从事表面处理的系统解决方案。从技术研发到最终产品,再到服务,我们差不多已经走了27年。
在热成形过程中,裸板会产生氧化皮,切割过程有可能会有毛刺,这都需要我们的工艺技术来使表面形成良好的清洁度和粗糙度,控制工件的几何形变。工件在加热过程中会形成应力,通过抛丸来释放工件的应力,控制抛丸过程的变形量和纠正前道工序对表面带来的变形。
经过十几年的技术研发,现在我们在全国大概有40家用户,卡斯马、本特勒、长城汽车、吉利汽车等国内外品牌都在用良时,所以说我们在这个行业是领军企业,从研发到知识产权全是自己的。现在国内也有一部分企业仿制良时,但学的不到位,我们讲求的是工匠精神,是原创。
我希望通过会议这个平台,跟大学、研究单位等进行产学研的合作,包括资金、技术交融等等。我希望中国的企业能够占领国际市场,为更多的国外客户服务。我也希望以工匠精神成就良时为百年企业,甚至千年品牌,这是我的目标和志向。
小编:谈谈您个人,听说您还有一个授课育人的身份?
凌总:五年前我们创建了华创胡杨大学,胡杨就是新疆那里千年不倒不朽的胡杨树。我一直有当老师的梦想,接近30年的工作中积累了很多商业模式、技术经验,我希望把它传递下去。所以我和几个兄弟坚持了5年,创办了胡杨大学的9个学院。现在大概有五六千个学员,我是创业学院院长,也是创业导师。
学校除了食宿学生自理之外不收取任何费用,我们每年投入300万左右来维持这个平台。师资都来自于社会志愿者,有复旦的、交大的......还有一些企业精英,不同工种与专业的人共同建设这个平台,这也是我们在为中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点力量。
小编:您怎样看待中国热成形市场和良时将来的发展走向呢?
凌总:我大概十七八年前就开始接触热成形了。随着汽车安全性能和节能减排等政策要求不断提高,热成形汽车轻量化成为了一种趋势,汽车的车身重量减轻了而安全系数提升了。
举个例子,一辆汽车从高空摔下来,热成形会使它像弹簧一样弹起来。热成形代表着安全,而安全是最重要的。所以我认为热成形技术在汽车、飞机、军工等很多个行业里都会得到应用,产业未来的趋势肯定很好。热成形最初我们是学习国外技术,但中国是汽车大国,研发机构的数量也多,我相信将来在细分领域里,中国一定会超过其他国家。
.jpg)
小编:那您是怎样看待国际市场的呢?
凌总:国际市场我想应该说是制造业回归。我经常去美国出差,发现美国就是这个趋势,可能会把汽车有些零部件也带回去。这要引起我们的重视,因为美国制造业的回归不是依赖劳动力成本,更多的是智能化制造。未来的国际市场,欧美公司都会与智能制造相关。热成形是个趋势,智能制造无人化也在制造工艺里面,它们预示着未来。形成智能化的制造加人工智能物联网、互联网等等,将大数据等信息导入系统当中这将是未来发展的一大亮点,我不知道欧美会不会出现,但中国一定可以做到。中国现在的人工智能包括物联网、大数据、互联网等技术都处于世界前列,我希望欧美等国家来追赶,我也希望中国在这方面能够站在世界之巅。
小编:中国热成形产业的发展超出了国外的认知,接下来我们也会加强国际间的连接与互动,对此您有什么看法?
凌总:我知道以张宜生教授为代表的前辈们经常去参加国际会议,我希望能够把我们这些企业也带出去,跟国际进行互动和学习。
小编:您作为热成形会议多年的老朋友,在会议上有什么收获,或者有什么印象特别深的故事?
凌总:热成形会议创办的初衷是为了让整个技术能够提升,我想最本质的东西是要服务于制造业,它的宗旨是技术。就企业来说,信息流是有限的,我们良时也是。虽然我们自己会去国外学习,自己做研发,但还是需要更多的横向交流,特别是像华中科技大学的张教授、同济大学的教授、汽车工程院的马鸣图马总等知名人士,他们在这个领域有一定的高度,理论化的成果不断的付诸于实践产业化。这给我们企业,给基础的制造业带来了一些信息流,我希望跟他们可以更紧密的合作。所以我认为我在会议中最大的期待是跟上下游、跟各类机构合作开发一些新的技术,然后开拓国际市场,而不是在国内市场上互相争斗。
小编:我们企业命名为良时是基于什么样的考量呢?
凌总:良时有两个意思,一是客户来到我们这边,永远是良辰吉时,是完全可以放松的。二是因为我们是优良的产品,及时的服务,提取出来就是良时。从1993年到现在横跨了27个年头,良时的名字从来没变过。
小编:那您觉得良时能够在上海生存发展这么多年的原因有哪些呢?
凌总:我们在这个行业里面是相当优秀的,这可以从几个指标来评估。一是我们的硬件,我们在上海自贸区临港片区有快84亩的土地,这么大的土地面积,在上海仅良时一家。二是技术团队,我们有35个工程师,做研发,做质量管理等等,我们的技术都是自己研发的,有自主知识产权,为此我很自豪,技术是支撑我们成为千年企业的根基。三是实力,就是我们的企业文化。我们永远是朝气蓬勃,充满阳光的。从创建开始,我们一直在强调帮助对方,对内我们关爱员工,对外我们做公益慈善。我们对员工特别好,即便是底层工人都有车有房。企业的财富是大家创造的,更多的要让底层的员工去享受企业成长带来的成果。对外从93年到现在我们做了很多慈善,这完全是自发的。概括起来说,支撑我们整个企业文化或者企业命脉的就是有感恩心,有奉献力这六个字。
小编:您对我们的会议有哪些建议或者意见呢?
凌总:我希望明年的会议能够外延一点,就是做得更宽,有更多的嘉宾参与,比如一个千人大会,这样我们传播的成本会更低,范围会更广。很多产业链都需要热成形技术,我们可以把更多的东西挖掘出来,我也很愿意帮助推广,让更多的企业参与进来,进而带动中国热成形技术的发展。我曾经向很多客户讲过热成形,有人接受,有人拒绝,这是因为传播需要一个过程,也说明我们做的还不够,我们还要继续努力。